close
駁《淨土論》與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貶抑彌勒法門之論
 
慈德居士

  自古以來,「極樂法門」與「彌勒法門」相爭不斷,互揭短處。其中「淨土宗」祖師大德所留下的論典,後世之人不識對錯,依文照述。今將《淨土論》與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中貶抑彌勒法門的論述,舉經為證,希望能為其錯誤之處做詳細辯證,予末法眾生對彌勒法門建立起正確的認識。另外,道綽法師的《往生安樂集》、智者大師(實非智者大師所著)的《淨土十疑論》及懷感
法師的《釋淨土群疑論》中皆有類似貶抑彌勒法門的言論,故不在本文一一列舉辯正,可自行參考大慈山常照大和尚所著作之「辟疑」及湖南慈宗學會明夷法師所著作之「駁智者《淨土十疑論》第七疑」、「駁懷感《兜率西方相對判優劣章》」等文。

《淨土論》:
  (一) 【若論其淨穢者】。謂:兜率雖是天宮,由有女人,故名之為穢;極樂雖是地界,由無女人,故號之為淨。然此之淨穢,有十種異(1)『有女人無女人異』。兜率男女雜居,極樂唯男無女;(2)『有欲無欲異』。兜率有上心欲,染著境界,極樂無上心欲,故常發菩提心;(辯證1)(3)『退不退異』。兜率處所是退,極樂處所是不退;(4)『壽命異』。兜率壽命四千歲,仍有中夭,極樂壽命無量阿僧祇劫,無中夭壽命者;(辯證2)(5)『三性心異』。兜率則有三性心間起,故惡心墮地獄,極樂唯有善心生,故永離惡道;(辯證3)(6)『三受心異』。兜率三受互起,極樂但有樂受;(7)『六塵境界異』。兜率六塵,令人放逸,極樂六塵,令人發菩提心;(辯證4)(8)『受生異』。兜率受生,男在父膝上,女在母膝上,極樂受生七寶池內蓮花中生;(辯證5)(9)『說法異』。兜率唯佛菩薩說法,極樂水鳥樹木皆能說法;(辯證6)(10)『得果異』。兜率生者,或得聖果,或不得,極樂生者,定得無上菩提。若就此義,西方大優,兜率極劣也(辯證7)。

  【辯證1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命終之後,譬如壯士屈申臂頃,即得往生兜率陀天,於蓮華上結加趺坐,百千天子作天伎樂,持天曼陀羅花、摩訶曼陀羅華,以散其上,讚言:善哉!善哉!『善男子』,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,來生此處,此處名兜率陀天,今此天主名曰彌勒,汝當歸依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皆為「善男子」。而所謂兜率天宮的「天女」,可詳細參閱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,便可明瞭是化現所出,非真實天女也。又該經中言:「諸女自然執眾樂器,競起歌舞,所詠歌音演說十善、四弘誓願,諸天聞者皆『發無上道心。』」更可證明,兜率天上有天女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有上心欲,染著境界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2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,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將來一同隨彌勒下生。雖言「下生」,然非為「退」,實乃「增上」也。何以故?為了見佛、聞法、證果。又言「中夭」!由經中來看,上生者皆隨彌勒下生,是中夭嗎?有夭折嗎?從經中證明,兜率天上的天子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處所是退」、「兜率壽命四千歲,仍有中夭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3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此人命欲終時,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,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,來迎此人,此人須臾即得往生,值遇彌勒頭面禮敬,未舉頭頃便得聞法。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。於未來世得值恒河沙等諸佛如來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於上生時,必定值遇彌勒菩薩大慈尊。當下經由彌勒菩薩的開示,即刻於無上道得「不退轉」,並於盡未來際得以值遇如恆河沙那樣多的諸佛如來。從經中證明,上生兜率的天子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有三性心間起,故惡心墮地獄」之事。
  【辯證4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(彌勒菩薩)與諸天子各坐花座,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。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,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恒說此法,度諸天子,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,爾乃下生於閻浮提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每日晝夜六時,恆聞彌勒慈尊說法,時時成就諸天子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兜率天子日日處於聞法之喜悅中,何來「苦、樂、捨」三受呢?!又該經中言:「是諸蓮花自然皆出五百億寶女,手執白拂侍立帳內,持宮四角有四寶柱。一一寶柱有百千樓閣,梵摩尼珠以為絞絡。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,色妙無比手執樂器,其樂音中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諸波羅蜜。」從經中證明,兜率天上的天子,不只晝夜六時恆聞彌勒慈尊之法,更於時時得聞「化現天女」所說之法音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三受互起」、「兜率六塵,令人放逸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5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命終之後,譬如壯士屈申臂頃,即得往生兜率陀天,於蓮華上結加趺坐。」難道迦才法師沒看過《上生經》中此段經文?或是別有用心呢!從經中證明,兜率天上的天子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受生,男在父膝上,女在母膝上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6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……一一閻浮檀金光中,出五百億諸天寶女,一一寶女住立樹下,執百億寶無數瓔珞。出妙音樂,時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(化現天女說法)。其樹生果如頗黎色,一切眾色入頗梨色中。是諸光明右旋婉轉流出眾音,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(眾音說法)。一一垣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,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。一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,莊嚴垣上。自然有風吹動此樹,樹相棖觸,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諸波羅蜜。(風樹說法)」「一一蓮華上有無量億光,其光明中具諸樂器,如是天樂不鼓自鳴。此聲出時,諸女自然執眾樂器,競起歌舞。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,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(化現天女說法)。」「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,色妙無比手執樂器,其樂音中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諸波羅蜜(化現天女說法)。」「第四大神名曰喜樂,雨如意珠。一一寶珠自然住在幢幡之上,顯說無量歸佛、歸法、歸比丘僧,及說五戒,無量善法諸波羅蜜。饒益勸助菩提意者(天子護法神說法)。」「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悉具足。頂上肉髻髮紺琉璃色,釋迦毘楞伽摩尼,百千萬億甄叔迦寶以嚴天冠。其天寶冠有百萬億色,一一色中有無量百千化佛,諸化菩薩以為侍者,復有他方諸大菩薩,作十八變隨意自在住天冠中(十方諸佛、菩薩止住彌勒天冠中,幫助彌勒說法)。」「與諸天子各坐花座,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。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,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恒說此法,度諸天子。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,爾乃下生於閻浮提(彌勒大慈尊日日夜夜說法)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都能聽見各種不同者的法音。難道只有「水、鳥」說法就是較優勝嗎?!從經中證明,上生兜率的天子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唯佛菩薩說法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7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。即得往生兜率陀天。於蓮華上結加趺坐。百千天子作天伎樂。持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華。以散其上讚言。善哉善哉善男子。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。此處名兜率陀天。今此天主名曰彌勒。汝當歸依。應聲即禮。禮已。諦觀眉間白毫相光。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。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。『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』。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。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。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。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。於諸佛前受菩提記。」「此人命欲終時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。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。來迎此人。此人須臾即得往生。值遇彌勒頭面禮敬。未舉頭頃便得聞法。『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』。於未來世得值恒河沙等諸佛如來。」又,《正法華經》云:「千佛授臂。臨壽終時。面見千佛不墮惡趣。於是壽終生兜術天。在彌勒佛所成菩薩身。三十二相莊嚴其體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皆於成佛的道路上得「不退轉」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生者,或得聖果,或不得」的論述。

  (二) 【若論往生難易】。謂:往西方者易,上兜率者難,此之難易亦有七種差別(1)『處別』。極樂是人,兜率是天,此則天難人易;(2)『因別』。極樂但持五戒,亦得往生,兜率具修十善,方得上生;(3)『行別』。極樂乃至十念成就,即得往生(出觀經),兜率具施戒修三種,始得上生(出彌勒經) ;(辯證8)(4)『自力他力別』。極樂憑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他力往生,兜率無願可憑,唯自力上生;(辯證9)(5)『有善知識無善知識別』。極樂有觀世音大勢至,常來此土勸進往生,臨命終時,擎金剛臺來迎行者,種種讚歎勸進其心,即得往生,兜率無此二菩薩故,但自進上生;(辯證10)(6)『經論勸生處多少別』。極樂說處,經經中讚,論論中勸,兜率說處,何但經讚處稀,亦論勸處少;(辯證11)(7)『觀古來大德趣向者多少別』。極樂上古已來大智名僧趣向者多,兜率上古已來大德願樂者少。由此義故,往生西方則易,上生兜率稍難也(辯證12)。

  【辯證8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佛告優波離:『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。佛滅度後我諸弟子。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。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。如是等人應當至心。雖不斷結如得六通。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。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。修諸淨業發弘誓願。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。即得往生兜率陀天。』」「佛告優波離:『佛滅度後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。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。是諸大眾。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。聞已歡喜恭敬禮拜。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。如前無異。』」「佛告優波離:『若善男子善女人。犯諸禁戒造眾惡業。聞是菩薩大悲名字。五體投地誠心懺悔。是諸惡業速得清淨。未來世中諸眾生等。聞是菩薩大悲名稱。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。此人命欲終時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。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。來迎此人。此人須臾即得往生。值遇彌勒頭面禮敬。未舉頭頃便得聞法。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。』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欲上生兜率天宮的修法,如上經文中的三段,難與易不攻自破,更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難生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9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此人命欲終時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。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。來迎此人。此人須臾即得往生。值遇彌勒頭面禮敬。未舉頭頃便得聞法。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。」又,《正法華經》云:「而為千佛所見授臂。臨壽終時面見千佛。遊在吉安不墮惡趣。壽終之後生兜術天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皆蒙賢劫千佛、彌勒菩薩及諸天子的接引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無願可憑,唯自力上生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10】《僧伽羅剎所集經》云:「僧伽羅剎者。須賴國人也。佛去世後七百年。生此國出家學道。尋昇兜術。與彌勒大士高談彼宮。將補佛處賢劫第八。」《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》(卷1)云:「婆須蜜菩薩大士。次繼彌勒作佛。名師子如來也。從釋迦文降生鞞提國。為大婆羅門梵摩渝子。厥名鬱多羅。父命觀佛。尋侍四月具睹相表威變容止。還白所見。父得不還。已出家學。改字婆須蜜。佛般涅槃後。遊教周妒國槃奈園。………如彈指頃神昇兜術。彌妒路刀利。及僧迦羅剎。適彼天宮。斯二三君子。皆次補處人也。彌妒路刀利者。光炎如來也。僧伽羅剎者。柔仁佛也。茲四大士。集乎一堂。」由經論中得知,兜率天上,不只有彌勒菩薩的左右脇侍「大妙相菩薩」、「法華林菩薩」,還有賢劫第六佛的「婆須蜜菩薩」、賢劫第七佛的「彌妒路刀利菩薩」及賢劫第八佛的「僧伽羅剎菩薩」常於兜率,助佛教化天子及隨佛接引上生者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無此二菩薩故,但自進上生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11】於《彌勒菩薩聖典》中,從《大正藏》裡收錄近百本釋迦牟尼世尊金口親宣的經典,裡面皆提到「彌勒菩薩」、「兜率天宮」及將來的「人間淨土」,何來的「經讚處稀」!讀者諸君,可詳閱《彌勒菩薩聖典》一書,便能瞭解不會有如迦才《淨土論》中所說「兜率說處,何但經讚處稀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12】彌勒法門沒落期達一千多年,其沒落的原因,一為佛教淨土宗的祖師大德的貶抑;一為外道取用彌勒法門以達其政治目的等,致使各朝代朝廷官府的注意。自然佛教僧眾不敢大聲疾呼,大力宣揚,只敢默默與少數人獨立修學;然而,雖修學者少,千年來卻未曾間斷,詳見《兜率龜鏡集》。若因此義,而說成「往生西方易,上生兜率難」,則太過偏頗,亦失公道。

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:

  (三) 【比校兩緣】。謂:比校兩緣,凡有多種,略陳十異:(辯證13)(1)『命有長短者』。兜率壽命,只四千年,西方壽命,一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;(辯證14)(2)『處居內外者』。兜率天宮,慧業若多,即生內處,親侍彌勒,慧少福多,即生外處,不見慈尊,西方淨土之中,一無內外,報雖優劣,俱是聖賢;(辯證15)(3)『境分穢淨者』。若生兜率內院,見彌勒尊聖會之境,能發淨緣,外院香華樓臺音樂,皆生染想,西方淨土樹鳥水網樂音,觸對六根,無非長道;(辯證16)(4)『身報兩殊者』。天中正報,男女兩殊,更相染著,障諸道業,西方淨土生者,皆是丈夫,於自他身,清潔無染;(辯證17)(5)『種現差分者』。若生天上,種現之惑俱行,但生西方淨土,唯種永無現惑;(辯證18)(6)『進退修異者』。若生天上,多有男女,慧力輕微,多不免退,往生極樂,慧力增強,既絕欲行,唯轉進修;(辯證19)(7)『界非界別者』。上生兜率,未離欲界,火災若起,不免焚燒,如生西方淨土,永辭三界,水火風等,並不能害,由彼國中有形質故,非無色界,依地居故,不染色境,故非色界,無婬及段食,故非欲界;(辯證20)(8)『好醜形乖者』。生在天中,男女不同,好醜殊異,若生西方淨剎,紫磨金身,一類瑩嚴,具丈夫相;(辯證21)(9)『捨生不同者』。捨命生天,無人接引,若生西方淨國,聖眾來迎;(辯證22)(10)『經勸多少者』。勸生兜率,唯有上生經文,不至慇懃,粗令作業,勸生西方淨土,經論極多,大聖慇懃,專誠使往。(辯證23)
  
  【辯證13】在日本僧平祚所记的《法相宗章疏》(九一六年撰)中,記載:「《西方要決》一卷(基述)」,將此書列為窺基的著述。而另一份藏俊撰的《注進法相宗章疏》(一一七六年撰)中所列的「《西方要決》一卷」並未署名作者。在這兩種日本僧人所收集的法相宗的章疏中,對於此《通規》就有不同的記載,足見它的作者應是早就模糊了,是有心人刻意將此著作署名給窺基大師,如同有心人刻意將《淨土十疑論》的作者署名給智者大師一般。因此我們懷疑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是出現於第七世紀時,兩個淨土法門競爭到最高峰的時期。因為窺基大師志在兜率見彌勒,故不可能有此惡意中傷彌勒法門的著作。茲將《兜率龜鏡集》、《文殊大士靈應錄》中窺基大師的傳記事蹟附錄於下,便知此書非基師所傳矣。

  「《兜率龜鏡集》:基。字洪道。姓尉遲氏。京兆長安人也。隋代州西鎮將。乃基祖焉。考諱宗。唐左金吾將軍。松州都督。江由縣開國公也。基母裴氏。夢掌月輪吞之。寤而有孕。及誕。與群兒弗類。數方誦習。神晤精爽。奘師始因陌上。見其眉秀目朗。舉措疏略。曰將家之種。不謬也哉。脫或因緣相扣。度為弟子。則吾法有寄矣。復念在印度時。計回程次。就尼犍子邊。占得卦甚吉。彼云。師但東歸。哲資生矣。遂造將軍之門。化令出家。父曰。伊類粗悍。那勝教詔。奘曰。此之器度。非將軍不生。非某不識。父雖然諾。基亦強拒。激勉再三。拜以從命。至年十七。奉敕為奘弟子。學五天竺語。解紛開結。統綜條然。聞見者。無不歎伏。年二十五。應詔譯經。講通大小乘教。造疏計可百本。後遊五臺。至西河古佛寺宿。夢見山下。有無量人。唱極苦聲。有天童子。持紙二軸。及筆投之。及旦。過信度寺中。有光久而不滅。尋視之。數軸發光者探之。得彌勒上生經。乃憶前夢。必慈氏令我造疏。通暢其理耳。遂援毫次。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。如吳含桃許大。紅色可愛。次零然而下者。狀如黃梁粟粒。基隨處化徒。獲益者眾。恒與翻譯舊人往還。屢謁宣律師。宣每有諸天使者執事。或告雜務。爾日基去。方來。宣怪其遲暮。對曰。適者大乘菩薩在此。善神翼從者多。我曹神通為他所制故爾。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。至十一月十三。卒於慈恩寺翻經院。春秋五十一。法臘無聞。基生常勇進。造彌勒像。對其像。日誦菩薩戒一遍。『願生兜率。求其志也』。乃發通身光瑞。燦然可觀。凡今天下佛寺圖形。號曰百本疏主。高宗製讚。名諱上字。故云大乘基。今海內呼慈恩法師焉。」
「《文殊大士靈應錄》:永隆那年,窺基法師遊五臺山,棲居一年的時光,因奉帝詔不得不回京城,將行之時有一異僧從林中出來阻止他說:『法師一期報緣將盡,何不就在這裏安然寂化,為什麼還要奔波勞碌?』窺基法師回答:『不行!我覺得我的宿緣是在他方。』異僧見師志已堅,不再阻止就說:『那麼法師自己多加保重,明年再來此相會好了。』窺基法師走後。華嚴寺修行的人就問那位異僧:『他說的他方究指何處?』異僧說:『彌勒菩薩的地方。他是彌勒菩薩的弟子啊!』異僧說罷走入森林中。修行人追上去卻怎樣也找不到了。窺基法師到長安後,翌年臨圓寂前對徒眾說:『十方塵剎,宛同是遊戲場所。生死涅槃,也不過等閒的遊戲之物。唯有兜率天宮是我真正的歸宿之處,我將回到我應回去的地方。』說完以後安祥示寂。世壽五十一歲。當朝皇帝製法師像讚譽不已,表示朝廷對他深深的追悼。」
  【辯證14】詳見「辯證2」。雖言兜率只有四千歲,但所有天子都將隨彌勒下生,繼續聞法修行。將來還必定值遇「賢劫千佛」、「星宿劫千佛」及「未來際恆河沙佛」,並且於諸佛前「受菩提記」。《無量壽經》言:「於娑婆修行一天,勝在極樂修行百日」;又《佛說佛名經》云:「極樂一日,娑婆一劫」。那麼,雖然修彌勒法門必須經過不斷的生與死,但是要知道,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,為了早日救度六親而來。我們上生兜率之後,必定得證不退,再來,非酬業而來,而是為了修學,為了眾生而來。如此,當我們於此值遇賢劫千佛、星宿劫千佛後,我們的程度已非同小可了,而「極樂淨土」才過了「二日」而已。因此,不論「兜率的壽命」或「極樂的壽命」都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,繼續的修學,這,有什麼好比較的呢?!
  【辯證15】我們從《大正藏》中查詢得知,沒有任何一部經典提到「兜率陀天」分為「內」「外」二院。而這分別法是祖師的善巧方便,卻演化為後來的「內院是淨土」、「外院是凡夫天」的理論。當我們認清兜率天宮並沒有內外院之分別後,也就沒有這個問題了。關於內外院的問題,可詳閱《兜率內院疑點之探討》及《兜率陀淨土》二篇文章,即可明瞭。
  【辯證16】詳見「辯證15」。兜率陀天並未有內外院的區分,整個兜率天宮皆是彌勒菩薩的教化區。
  【辯證17】詳見「辯證1」。
  【辯證18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(彌勒菩薩)與諸天子各坐花座,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,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,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恒說此法,度諸天子。」彌勒菩薩號稱大慈,於堪忍土中建立淨土。並於宮中日夜為諸天子說法,時時成就兜率天子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中所說「若生天上,種現之惑俱行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19】詳見「辯證1」、「辯證18」。對於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中所說「若生天上,多有男女,慧力輕微,多不免退」的論述,於此二點辯證文中,可以得到答案。
  【辯證20】《楞嚴經》曰:「一切時靜,有應觸來,未能違戾。命終之後,上升精微,不接下界,諸人天境,乃至劫壞,『三災不及』。如是一類,名兜率陀天。」此語道破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中所說「上生兜率,未離欲界,火災若起,不免焚燒」無智的論述。
  【辯證21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命終之後,譬如壯士屈申臂頃,即得往生兜率陀天,於蓮華上結加趺坐。百千天子作天伎樂。持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華。以散其上讚言。善哉善哉『善男子』。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。此處名兜率陀天。今此天主名曰彌勒。汝當歸依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皆為「善男子」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中所說「生在天中,男女不同」的論述。另外,此段文中又提到「生兜率天中,男女不同,好醜殊異,若生西方淨剎,紫磨金身,一類瑩嚴,具丈夫相」,以此判別極樂優於兜率。我們舉一段經文來看,在《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》裡面佛陀這樣的說︰「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,所有嚴淨之事,寧為多否?答曰:「甚多不可思議,難可具說。」佛告華德藏,假使有人分析一毛以為百分,以一分毛滴大海水,於意云何,一毛端水於大海水,何者為多?答曰:「海水甚多,不可為譬。」如是華德,應作是知,阿彌陀國莊嚴之事,如「毛端水」,金光師子遊戲佛國,如「大海水」………。」如果說,佛法當中的每一個宗派各依其宗內認為最殊勝之處,而以此用來批評他宗,那麼,如果看了上面這段經文,試問:「淨宗人士」,是否該棄「極樂世界」而就「金光師子遊戲佛國」呢?!就是因為「淨土宗」內少數領導大眾者這樣的錯誤教導,以至於讓大眾生起了「唯我獨尊」之心態,認為唯有極樂世界方為究竟,只有念佛最為契機容易,而讓我慢與執著之心不斷的生長,那麼,如此便成為了往生極樂世界最大的障礙。在《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˙卷三》中「菩薩處胎經八種身品第八」裡面這樣的說:「願樂欲生無量壽佛國,一切眾生其生彼者,四部眾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皆同一金色。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,有懈慢界,國土快樂,作倡伎樂,衣被服飾,香花莊嚴,七寶轉關牀。舉目東視寶牀隨轉,北視、西視、南視亦如是轉。前後發意眾生,欲生阿彌陀佛國者,皆染著懈慢國土,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。億千萬眾,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。何以故?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。」舉此段文,非為批評,而是希望以此作為警惕,祈願淨土宗信仰者,莫再對同為釋迦牟尼如來所說之法做出無情的傷害。同時希望願樂往生極樂者,重視此段經文,捨棄「懈慢」與「執心」,更加努力「持戒念佛」精進不懈,衝過「懈慢國界」,如願往生極樂國度。
  【辯證22】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云:「此人命欲終時,『彌勒菩薩』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,『與諸天子』雨曼陀羅花,來迎此人,此人須臾即得往生。值遇彌勒頭面禮敬,未舉頭頃便得聞法,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。」又,《正法華經》云:「而為『千佛所見授臂』,臨壽終時面見千佛,遊在吉安不墮惡趣,壽終之後生兜術天。」由經文中得知,凡上生兜率天宮者,皆蒙賢劫千佛、彌勒菩薩及諸天子的接引。因此,並不會有如《西方要決釋疑通規》中所說「捨命生天,無人接引」的論述。
  【辯證23】詳見「辯證11」、「辯證12」。彌勒法門在佛陀所說的經典當中佔有相當程度的份量,但一個法門的優劣,如果是端看世尊講說之次數,那麼,世尊述說「彌勒法門」之數量,遠多於「大悲咒」,如此豈能說彌勒法優於大悲咒?!《金剛經》云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此文作者,著此論述,其心可議,邪見謗法,實不足取。
  今之「慈宗」、「淨宗」佛子,當如《得遇龍華修證懺儀》卷四中所說:「要知佛法義,當觀時節因緣,所以緣在彌陀,彌勒不得不教生安養;緣在彌勒,彌陀不得不勸遇龍華。」更應了解窺基大師於《彌勒上生經疏》中所說:「釋迦出現曾說二經,謂阿彌陀經勸生西方;上生經中勸生兜率,蓋隨機有異說此二經。阿彌陀經正被大機兼濟小器;若上生經正被初機小器亦被大根」的道理。祈願一切佛陀弟子莫再對立而惡意貶抑他宗,毀佛正法。應當放下「以我唯尊」的觀念,因為,每一法都是世尊為了度脫各類眾生而施設的。其各有各的因緣,只要契理契機,各種法門皆是最殊勝圓妙之法;請不要狂熱地「執一餘非」,取「滴水」而「棄大海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零零七年二月一日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心証 的頭像
    心証

    琉璃色界 ཨོཾ་མ་ཎི་པདྨེ་ཧཱུྃ་ཧྲཱིཿ

    心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